1. 前日和大家分享過最新2016年統計的18區主要職業收入中位數,之後我花了點時間和2011年的數字做比較(2011的表格C201和2016的表格C201c),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上次全港收入中位數排名第一的灣仔區,今次的數字竟然下跌了!
2. 過去五年,相信多數打工仔的收入都應該有所上升,何解排名最高的灣仔區反而下跌呢?我立即想到一個可能的原因:不是灣仔區的人窮了,而是灣仔區的範圍改變了。按民建聯區議員的建議,政府於今屆區議會選舉把原屬東區的維園和天后改劃到灣仔區。由於這兩個區本身的收入水平不高,特別是天后選區包括資助房屋勵德邨,很可能在今次調查中拉低了整個灣仔區的數據。這兒我只能說是可能,也不排除有其他的原因,說不定灣仔真的多了窮人,但在統計處公佈更多數字之前,我只能猜想。
3. 支持這次改劃的其中一位大旗手,是維園選區的民建聯區議員周潔冰。她聲稱灣仔區議員數目太少,而維園和天后選區和灣仔的差異較少,所以該把兩區改劃灣仔。立法會於2014年通過有關改動,而周潔冰也在2015年順利連任,還當上了灣仔區區議會的副主席。在審議期間,有立法會議員質疑這改動的必要性,又指出對校網和收生的影響。我不認識該區居民,只是不滿改動會把過去三十年來以區議會分區作單位的統計數字不能夠和以後的數字再直接比較,出現數據異常時也難以知道只是界線問題還是社區中真的出現問題。我當時已在報章撰文指出這點,而當時政府的回覆是以後會在統計表中加一粒星,提醒界線已經改變。想不到界線改變後的第一次人口普查,便立即出現了數據異常。如果沒有這個改變,我們現在就可以很理直氣壯的去追查灣仔區過去五年是否發生了什麼怪事,例如居民生活是否遇到嚴重問題了。
4. 好了,說完民建聯,我們看看其他數據。2011年的人口普查發生在最低工資剛剛開始執行的時候。事隔五年,我們明顯看到低收入區的收入增長速度比高收入區要快,縮窄了不同社區之間的差距。在2011年時,最富有社區的收入中位數比最貧窮社區多60%,到了2016年已下降為26%。當然,這不是說香港人的貧富差距就收窄了。例如屯門的收入中位數增加了43%,不代表每個屯門人的收入都增加了43%,也可以是因為多了一批收入高的人遷到屯門居住,把中位數也拉高了,要看更細緻的數據才能確定甚麼因素更為重要。但總的來說,即使不再是同一區內都是低收入者,從扶貧角度來說應該也是好事。有外國研究指出當富人和窮人混合在同一個社區居住,將有利於增加窮人的收入來源,例如做鐘點都可以收貴些少。
5. 上屆排在榜尾的觀塘和葵青區,今屆繼續排在榜尾。是什麼原因把這兩區的收入中位數拉低了,又要如何才能提高當區居民的收入,有待大家幫忙出謀獻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