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28日 星期二

香港人返工地點一覽


1. 放工了,又是時候迫巴士迫地鐵回家了。你知道每天有多少人和你一起捱這段路程嗎?昨天公佈的 2016 中期人口普查,就更新了香港人工作地點的數據。

2. 和過去一樣,港島人通常都在港島上班,九龍人通常都在九龍上班,新界人通常都在新界上班。不過一說到跨區工作,就很明顯地一面倒要出市區了。例如新界人出港島上班的數字,就比港島人出新界多5倍。

3. 我記得以前也討論過這個問題。你問問在港島上班的人,他們可能也想在港島居住,問題是住不起啊,才被迫要跨區上班。只要工作地點集中於某些地方,而這些地方又沒有供不同階層居住的住宅,就自然會有大量的人要每天頻頻撲撲。

4. 我們的運輸系統要每天接送超過 70 萬人來往新界和市區,多少光陰就花在路上。其實很多工作職位是沒有必要放在市區的,例如政府的一些後勤文書部門,絕對可以放在新界,然後讓新界人找這些工作,他們就可以省下許多車費,政府也不用搞那麼多運輸基建。

4. 我們也該鼓勵在家上班,不用一定要坐在辦公室工作。現在信息科技發達,沒有必要一定在辦公室工作的。有時有些老板覺得員工一定要在他面前才安樂,只是管理上的懶惰。

5. 順帶一提,不少香港人的工作地點在香港以外,相信不少是在中國大陸,而數據見到這些人主要住在新界。另外也有很多香港人是住在中國大陸然後跨境回港上班,不過從人口普查中就看不到了,要看規劃處針對跨境人流的調查在看得到。這點有機會再和大家分享。

6. 數據暫時只有分港九新界,等到有18區數據出來的時候,我再和大家逐一細看,以及和舊數據比較下看看過去十年來的轉變。

延伸閱讀:新界人點返工(2011年數據)

2017年2月27日 星期一

全港18區收入排行榜


政府是日公佈了 2016 年中期人口普查的數據。今天出爐的數字都比較粗,以後有較仔細的數字的時候會在這兒逐一介紹,以前出過的圖也會用新數據更新一次。

這兒先給一組最新的數字大家看:主要職業收入。一如往常,中西區排名第一。之後的西貢和沙田,都是中產新市鎮。相對來說,排得最後的區份,包括深水埗、觀塘,和葵青,都是老人、公屋和劏房戶較多的地方。

本來有個想法,就是政府可不可以針對這些低收入區給予特別的支持,但想到建制派區議會議員大概會如何瓜分這些資助⋯⋯都係當我冇講過啦。

睇睇自己份糧,再睇睇你住的一區⋯⋯你有沒有拖後腿了?

2017年2月24日 星期五

狂人與新聞媒體打攻防戰


特朗普時代衝擊新聞媒體,他和他的團隊口不擇言的性格,挑戰了業界追求和報道真相的原則。近日爆出所謂「另類事實」的說法,就引來評論界的一致聲討。我們可如何理解這個「事實之爭」?新聞媒體面對眾多紛亂的「事實」,又該如何自處?

「另類事實」(Alternative Facts)一說近日爆紅,源自白宮新任發言人斯派塞(Sean Spicer)堅持特朗普的就職典禮是史上觀禮人數最多的一次,儘管現場照片可見人群明顯比奧巴馬就任時疏落。總統顧問康韋(Kellyanne Conway)後來進一步辯解,聲稱斯派塞提供的是「另類事實」。

新聞媒體講求客觀公正,對康韋的說法群起而攻,是意料中事。不過,也有評論認為這些攻擊忽略了更宏觀的問題。

另類事實vs罔顧事實

第一,是次爭議表面上是關於就職典禮的觀禮人數,背後卻是特朗普本身是否受美國民眾歡迎之爭。就職典禮的觀禮人數本身其實不能準確代表總統的受歡迎程度,畢竟首都華盛頓的居民向來都是民主黨的忠實支持者,民主黨籍的總統的就職典禮人數較多也不足為奇。斯派塞挑起觀禮人數之爭,目的不在「數人頭」,而是要反擊傳統媒體對特朗普的整體批評,為支持特朗普的「沉默大多數」出一口氣。

第二,政治傳訊講求「成見即真實」(Perception is Reality)。特朗普或其團隊所訴說的是否客觀真實是其次的,重點是這些說法會在特朗普的支持者之間牽出真實的情緒,他們會否因而作出真實的政治行動,並在社會中帶來真實後果。新聞媒體咬緊斟酌最起始的客觀真實,容易忽略接下來這一系列衍生出來的真實。

我認同這兩個關注,但同時認為新聞媒體的批評並非基於輕視,也不是欠缺宏觀視野。他們不是不明白「另類事實」的社會背景,而是太明白,所以才群起而攻之。

要說社會背景,我們不妨也考慮新聞媒體是基於怎樣的背景作出攻擊。很明顯,他們要針對的不是這個詞語本身,也不是就職典禮人數,甚至不是特朗普是否受美國民眾歡迎。他們要攻擊的,是特朗普多次無視事實的治國之道,「另類事實」一詞是在這背景下才被針對。
誠然,不少公共議題都沒有絕對客觀可言,對民意的掌握尤甚。民調錯估特朗普的當選機會,就是近來最明顯的例證。然而,也有許許多多的公共議題是有清晰可見的事實可循,而從政者罔顧事實可為國家和人民帶來沉重的代價。

以氣候變遷為例,全球氣候是否變得極端,人類活動是否主要成因,都可按科學方法分析。科學家或會互相就數據來源或分析方法有意見,卻不會否定相關問題存有可供追尋的事實答案,問題只是如何答得更好。特朗普的挑戰,並不是要爭議哪一個事實更合理,而是直接禁言,不容許公職人員公開討論氣候變遷,停止環保部門公開污染數據。

又以公共醫療為例,奧巴馬醫改一方面提高了醫療保險的要求,同時擴大了保險公司的醫保市場,兩者一來一回缺一不可。特朗普要拿走奧巴馬醫改中增加收入的部分,同時又要保留增加支出的部分,數學上就不可能,沒有什麼不同解讀的空間。特朗普在競選期間聲稱已準備好「美好的方案」解決問題,現在明顯看到他沒有任何計劃。

「朕就是真理」 毋須驗證

北極的冰層在融化,失去醫保的病人會早死, 這些都是客觀得不得了的事實,不因立場不同而改變。特朗普的白宮前言不對後語和對事實的不尊重,要繼續數下去的話恐怕用盡這兒所有篇幅都不足夠。新聞業界以追求和報道真相為原則,是其應有之義。如果這些真相在網絡時代更易受公眾質疑,便應和公眾一起去討論怎樣才能更好的去追求和報道真相。

誠然,公眾接收訊息有選擇性,喜歡的就聽多一點,不喜歡的就「左耳入右耳出」。這不是網絡時代獨有現象,上世紀四十年代的選舉研究已有指出。新聞媒體要對抗,把話說清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明白對方支持者的思路。值得慶幸的,是自特朗普當選以來,新聞媒體對此絕無怠慢,常有針對其支持者,或離棄民主黨的選民的專訪,亦有不少如何超越黨派立場作政治傳訊的分析。

此外,新聞媒體也變得愈來愈謹慎,避免被牽着鼻子走。近日特朗普又聲稱媒體對恐怖襲擊的報道不足,弄得各傳媒隨即詳列過往報道內容來反駁。有評論便提出要警惕這可能是特朗普轉移視線之舉,畢竟報章版面和電視時段有限,傳媒要慎防中計只顧回應而疏於報道特朗普的施政問題。可以想像,特朗普和新聞媒體之間的攻防戰,現在才只是開始。

(原刊於《信報》2017-02-11)

2017年2月23日 星期四

每人夾 $2518 俾警務處先


昨晚警察集會引來網上群情洶湧,大家都不明白為什麼台上的發言人竟然欠缺最基本的法治觀念和常識。但不滿還不滿,別忘記昨日還有另一單新聞:財政預算案。按建議,警務處將獲185億元的撥款。這個數字有點大得難以理解,只好除勻全港735萬名市民來算,原來不論男女老少健康殘疾,總之每人夾咗 2518 蚊先,無論你喜歡不喜歡。

這個數字算多還是少,有待立法會議員質詢。不過大家可以放心,質詢完(或未質詢完便剪布)過後保證通過。

順手計一計其他開支和部門洗費。我選了一些大家可能有興趣的放在這兒。最貴的一項是基建,但這數字其實是遠遠低估了實際數字,因為這兒只包括了經常開支的部分。

我想借個地方為香港電台爭取一下。他們本來只要拍一些半小時的節目放在商營電視台播放,現在卻要自己負責整條電視頻道,然而還是只有廣播道原有的設備來強行支撐。每次去港台,看見他們還是二十年如一日的設備,都會問他們一次「幾時先有新大樓」,而他們都會答「層樓倒塌都未有」。政府不喜歡港台大家都知,但這樣陰乾他們實在不行。

佢整我先㗎!


警察四個協會今晚舉行集會聲援被判刑的「七警」,員佐級協會主席陳祖光會後接受傳媒採訪,指事件「有因有果、有始有末」,反問外界為何不譴責挑釁、侮辱的人,而是譴責還擊的人。

幼稚園小朋友都知道,如果小朋友打交被老師捉到,聲稱「佢整我先㗎!」或者「你又唔捉佢?」都是沒有用的抗辯理由。香港警察的入職要求是中學會考五科合格,沒理由抗辯的能力連幼稚園的小朋友都不如。

錯就要認,打就企定,警察自己拉人也不會問前因後果,不會見個賊為世所迫就唔會拉佢,否則就會變「老防」。

我不想仇警,香港需要警察。但在問市民為何不尊重之前,也得問問自己的表現是否值得被尊重。就算不是執法者,也要用一個成年人的方式說理,人家才會當你是一個成年人。

何況如果真的要問「有因有果、有始有末」,為何不先問一問這屆政府這麼習慣把政治問題推給警察解決,為何特區二十年來政府認授性一天比一天低落?

2017年2月21日 星期二

香港人點樣睇時事


1. 網上輿論越來越受重視,現在除了民意調查也出現了「網絡輿情分析」,好像社會大眾都很受網上的大小爭議影響似的。政府當然也十分關心,還以此題目做研究。研究結果在統計處「主題性住戶統計調查第61號報告書」中發表,當中不少數據值得關注。

2. 調查在2015年10月至2016年1月期間訪問了10,000個住戶,受訪住戶內的目標人士(不包括外籍家庭傭工)會被抽選作個別訪問。首先,調查結果顯示約 4,820,500 名 10 歲及以上人士在統計前 12 個月內通常每星期最少使用互聯網 3.5 小時(調查定義為「經常上網」),佔香港所有 10 歲及以上人士的 75.5%。而在這些人當中,經常使用即時通訊平台如WhatsApp,或社交媒體如Facebook的,佔 98.3% 。可以看到,就滲透率來說,網絡應用在香港是極為普遍的。

3. 如果按教育程度分的話,小學程度以下較少經常上網,只有31.8%。到了中學程度,已急升到82.2%,專上程度更是96.5%。按年齡分的話,55歲以下的所有組別都有80%以上是經常上網的,當中15-24歲的有98.5%經常上網。

4. 值得一提的是,調查有問到受訪者進行「社交網絡活動」後和家人和朋友的關係有沒有疏離了,結果不足3%的人說疏離了,卻有超過三成說是緊密了。嗱,唔好再話玩電話令人與人距離拉遠喇。最少大家唔係咁諗。

5. 但我覺得最有趣的問題,是調查問到上網和接觸公共政策或社會時事議題的關係。似乎政府也很有興趣網上輿情有多大的影響力,特別問了兩條相關的問題:1) 過去十二個月曾經使用什麼渠道得知公共政策或社會時事議題,可選多項;2) 最影響其對公共政策或社會時事議題的取態的渠道,只可選一項。這兩條問題加起來,就得到一個幅很立體的網絡民情背景圖。

6. 首先,無論我們如何看不起電視,事實上其影響力仍然十分巨大。絕大多數人過去12個月之內都有看過電視新聞或者時事節目。得想想,一個電視節目就算只得十點收視,也已等如 60 多萬人,卻會面臨電視台腰斬。相對來說,網上一篇文章如果有 60 多萬人看過,那可是不得了。不過要認真看的話,長者和年輕人之間也有分別。65 歲以上是 98.7%,15 - 24 歲卻只有 90.5%。想想我自己,家中電視恐怕一個月也不會開一次,如果說有些年輕人可以一年也看不到一次電視,不足為奇。

7. 當調查要求受訪者只選一種為最影響其取態的渠道時,年齡分別就十分明顯了。有 78.6% 的 65 歲以上長者說電視是最影響他們對時事取態的渠道,這個數字隨年齡下降,到了 15-24 歲的一組只得 41.8%,不足一半。那麼這些年輕人覺得什麼渠道到能影響他們對時事的取態呢?是網上媒體和社交媒體,分別達 20.2% 和 11.3%。這兒我們看到一個很明顯的現象,就是年紀越大的人越依賴電視,年紀輕的雖然也會看電視,但電視對他們的影響力卻相對來說低很多,因為他們有其他的認識渠道,特別是在網上。

8. 值得注意的,是調查的定義列明就算在網上看到的電視或報章內容,也會被歸類為電視或報章,而不是網上媒體。很多在網上流傳的新聞消息其實都來自傳統媒體,而傳統媒體也很有意識的要進入網上世界,所以它們即使對年輕人仍然有一定的影響力。

9. 另外有兩點我覺得很有趣的,就是口耳相傳是很多人接觸新聞時事的渠道。但當說到最有影響力時,就很少人選擇了。這是因為大家不敢承認自己受口耳相傳影響,還是大家真的會去找其他的信息來源對照,就不得而知。另一點有趣的,是看網上論壇的人很少,認為自己最受網上論壇影響的人則更少。我一直以為網上論壇(特別是高登)的影響力是很大的。現在看起來,或者它的影響力不是那麼直接,可能是先有一批少眾把議題帶起,然看再在其他媒體發揚光大也說不定。



2017年2月15日 星期三

點解香港地鐵迫過人


1. 近日地鐵縱火案,讓市民再次關注香港地鐵擠迫的問題。早前港鐵已經承認,大多數線路繁忙時段的載客量已是百分之一百。相對於世界其他大城市來說,香港的地鐵路線和車站是否本來就太少,才使得大家被迫擠在同一條線上面,然後互相批鬥爭座位呢?

2. 我嘗試把香港和紐約地鐵線路最密集的地區做一個對比,發現香港的鐵路服務的密度似乎差很遠。

3. 香港最密集的地區是九龍彌敦道沿線。由奧運站到旺角東站,一點五公里之間共有6條線路。從油麻地廟街開始劃一個大約一公里的範圍,合共有7個車站。這應該是香港鐵路服務最密集的區域了。

4. 相對來說,在紐約曼克頓中城區,同樣範圍我們可找到19條線路,20個車站。以時報廣場站為例,就有1,2,3,7,N,Q,R,S,W合共9條路線。紐約地鐵之所以有這麼多的線路,是因為有分快車和慢車,很多時候同一路段會有三條或四條路軌,以供快車飛站之用。很不幸,香港興建地鐵的時候,並沒有這個遠見。有時我也會幻想,如果香港也有「區間快速」的話會怎樣。例如新界北出市區,如果可以飛晒沙田四個站就好了。

5. 整體比較的話,香港人口730萬,有93個地鐵站,平均每78,480人一個地鐵站。紐約人口855萬,有422個地鐵站,平均20,262人一個地鐵站。環顧世界,倫敦、首爾、東京、上海等大城市,每個城市都有200到300個地鐵站。香港的地鐵網絡應有完善的空間。

6. 當然,香港地鐵比紐約地鐵在很多方面都要好很多。最起碼乾淨,準時,星期六日不休息。

7. 展望將來,恐怕要到了沙中線過海,和港島北線通車,現有的擠迫情況才有可能改善一點。東鐵呢?政府還要大力發展新界北新市鎮,我真的想叫那些官員來試試早上繁忙時間搭東鐵,過了太和站已經上不了車了,怎可能增加負荷呢?

8. 近年香港有不少基建被批為大白象,沒有需求的跨境基建就快馬加鞭,同時卻有許多本地鐵路線有待完成。想想香港人每天花在等車的時間,不也已是極大的經濟損失嗎?

2017年2月10日 星期五

特首參選人回應港鐵縱火


1. 是晚一列港鐵列車於尖沙咀站起火,警方調查認為有人蓄意縱火。在此謹祝傷者早日康復,並感謝在場協助救援的市民、港鐵職員、消防和警察。

2. 災難應變是選戰的重大挑戰。參選者一方面要表達關注,同時又不可以被人感到在「抽水」,借災難來套取政治利益。如果是現任的從政者則更要一方面做好本份,同時不帶來更多問題。近年來最差的例子,自然是布殊43在面對卡特里娜風災時的遲緩。說遠一點,他父親布殊41在另一場風災中,同樣也是遲遲未出現。

3. 當然,即時出現也不一定是好事,因為可以變成阻礙前線救援工作。如果你的工作和現場無關,最好還是不要第一時間跑過去。不過如果你本身在當區服務,而該區居民又要求你到場協助,就另作別論。

4. 今次事件四名特首參選人都有即時回應。林鄭最快,也是最短,8:28pm刊出,就34個字。曾俊華第二名,在8:40pm作簡短回應,內容差不多,然後再在4分鐘之後更新了內容,加入「心情沉重」的字句。

5. 之後到了9:53pm,胡官發出比較長的一篇回應。這篇回應很工整,第一句先不經意地交待為什麼遲了回應,然後1)表達心情沉重,2)慰問傷者家屬,3)感激現場救援人員,最後4)要求徹查事件。他這127個字工整得可以用來做政治傳訊的教科書範文。值得一提的,是胡官的回應是四個人當中唯一一個沒有用到「我」字的。

6. 然後是葉劉淑儀。她到了10:37pm才回應,內容和胡官相近,但文筆就差很多。更不幸的專頁分別在8:00pm, 8:30pm, 9:00pm, 和 9:30pm 發出會見各界人士的新聞稿,再在10:31pm發出公布政綱更新版的預告。看起來,還以為葉劉不關心這次事件。我理解這些很可能都是預先安排的scheduled post,但這也證明葉劉那邊的Facebook Admin真的放工就放工,發生重大事件後也沒有應變。

7. 順帶一提,四人分享的新聞傳媒都不一樣。林鄭分享了「香港01」,曾俊華是「眾新聞」,胡官是Now,葉劉是港台。

8. 最後,我不知道要不要在圖中包括梁國雄,因為我不太清楚他打算當一個怎樣的參選人。Anyway, 截至11:40pm,梁國雄的專頁並無回應是次事件。

9. 以下附各參選人之回應全文(截至11:40pm)

林鄭月娥:我知道港鐵發生嚴重事故,十分震驚,對傷者深切慰問,希望他們早日康復。

曾俊華(9:09pm版):我對港鐵尖沙咀站剛剛發生的嚴重事故感到震驚,此刻我和所有密切關心事態發展的市民同樣心情沉重,希望受傷的市民盡早康復。我同時對傷者家屬作出慰問,相信港鐵及相關部門會徹查事件。

胡國興:剛出席完工程滙論壇,得知尖沙咀站在繁忙時間發生的嚴重事故,心情非常沉重,在此對傷者家屬表示深切慰問,望傷者早日康復。現場幸有不少英勇市民協助傷者,否則可能會有更多人受傷。同時亦感激在現場救援的消防員、救護人員、警察及港鐵職員。有關當局及港鐵必須徹查事件。

葉劉淑儀:尖沙咀港鐵站有列車車廂發生縱火事件,導致多人受傷,我對事件極度關注,祝願傷者早日康復,並向傷者家屬致以深切慰問。我亦感激在場協助傷者的熱心市民,對一眾參與救援工作的救護員、消防員、警員及相關工作人員的高效率和專業表現,更是感到敬佩。

2017年2月9日 星期四

城郊的犧牲

無意中找到一篇應該是八到九年前寫的文章,文末說到自己想做會一個新界人。之後搬了兩次屋,現在每天在大墟的舊街窄巷玩貓。我想,我做到了。

至於高鐵,仲未起好。新界,仍然問題處處。可幸的,是當年的戰友,今天個個有頭有面,而且「棕土」二字總算成為常識。不枉過。

-----------

《城郊的犧牲》 梁啟智

什麼是新界?小學常識科的教科書告訴我們,九龍以北、深圳河以南的地方就是新界。歷史書又告訴我們,新界是晚清時期《展拓香港界址專條》的產物。這條問題看起來太顯淺,恐怕就連問答遊戲《係咪小兒科》也會嫌太「小兒科」。然而當筆者第一次踏足石崗菜園村之時,卻發現可能整個香港社會也從來沒有認真回答過,到底什麼是新界。

* * *

相對於官方定義,社會的想像或者更能改變一個地方的命運。例如當社會普遍把砵蘭街想像成三教九流,連鎖名店和高級餐廳便自然避開,於是一樓一鳳才會有空間繼續經營,主流想像隨之而自我實現。把同一套分析放到新界之中,卻發現關於新界的各種想像雜亂零碎,無法組織到一個主調出來。

千頭萬緒,只有從自己有限的記憶開始。記得還是個小學生的時候,會跟隨父母到親戚在元朗稔灣的農場渡周末。在已退色的記憶當中,曾經在雞場中和數以百計的初生黃毛小雞到處亂跑;那是禽流感尚未成為日常家居名詞的日子。親戚在數年後把農場賣掉,遷到屯門碼頭邊的私人屋苑,拜年的路程從此縮短了許多。數月前和女友重遊稔灣,從下白泥一直走到流浮山;我們找不到從前農場的所在,只見頭頂多了一條跨海大橋,在夕陽中穿過深圳灣,接到被煙霞遮蔽的彼岸。

另一個新界記憶,則是公式化倒模設計的新市鎮。赴美留學之前,筆者在沙田的一條公共屋村居住了二十年。在這環境中長大,新界的意義從來都是相對於市區的。例如在半山名校諗書的同輩,雖然學業成績不一定優勝,但或許是基於人脈網絡的關係,見識和膽色好像都比自己強得多。聊以自慰的,是強調新市鎮的城市規劃井井有條,比人多車多空氣污濁的市區優勝。至於當年獅子山隧道堵車的車隊有多長,治安差的時候如何跟互助委員會拿着木棒去巡樓,則只好選擇性失憶。

* * *

這兩種想像,訴說一個從傳統農村慢慢融入成為擴展市區的新界,市區是個既要模仿又要超越的對象。過去的新界是落後和封閉,註定要被時代所淘汰;二十年前大埔的私人樓盤開賣,曾有過「今日大埔、明日沙田」的口號,活脫脫的一個線性空間發展史觀。教科書中對「城郊化」的描述,都市人如何透過遷到近郊去找尋「更好的生活」,不問就裏便全數被假定為於新界適用。

但這些想像,在菜園村卻統統不適用。近月來,遠離市區的石崗菜園村走上了報章的港聞版,全因耗資六百三十億的廣深港高鐵將會把這兒的一屋一木徹底移平。唐英年說,將來的香港人可以住在東莞去尖沙咀上班,就是靠這條鐵路。高鐵香港段從深圳邊境到西九龍總站,幾乎全程都是隧道,就選了恰恰好在中間的石崗興建車廠和緊急救援設施。政府一聲令下,住在這兒的百多戶居民就要為了中港融合而犧牲。

村民走上保衛家園的抗爭之路,因為先前的諮詢完全沒有提過鐵路走線可能經過菜園村,而該處又不見得是沿線唯一可供興建車廠和緊急救援設施的地方。數個月來,村民擺街站收集市民簽名支持,從石崗走到中環出席立法會聽證會,終於得來萬多名市民的反對書。其組織能力之強,遠超房屋及運輸局的意料之內。

雙方爭持的重點,是如何延續村民的生活模式。菜園村是一條「散村」,由五十年代從中國大陸南來的移民建成。正正是因為非原居民的身分,使他們無論在諮詢和抗爭過程當中都處於劣勢。彊化教條的政策把由三代人建立的家園當作寮屋處理,高官只懂叫合資格的申請公屋。然而對於那些八十多歲,半輩子住在村裏的老人家來說,「上樓」並不是一個選擇。他們無論是心理上還是生理上,都受不起如此巨大的轉變。

* * *

這兒我們又回到如何想像新界,和隨之而來的政策問題。談新界的農村,我們很容易就會想像到那些圍村盤菜宴或太公分豬肉的大場面,和鄉公所中高懸着歷代鄉紳父老的發黃照片。和這種想像相對應的,是香港政府治理新界的模式:從港英時代開始的丁屋特權到特區政府吸納「新界皇」入行政會議,都是由原居民的利益出發。如果菜園村是一條原居民村,村民參與諮詢的渠道會否更為暢通?搬遷的安排會否更為以人為本?這兩條問題其實有點多餘:如果菜園村是一條原居民村,設計高鐵的官員大概早早就已主動要鐵路的走線避開了。

修橋築路,在發展至上的香港常都被理解或誤解為社會進步的象徵。這點在新市鎮的想像中或者適用,本地學者已對新市鎮的生活模式如何建構香港本土意識有相當詳細的紀錄。然而鐵路的興建雖然要摧毀這條村落,卻不會為新界帶來些什麼好處。高鐵總站設於西九龍,日後住在上水或元朗的新界人要乘搭和諧號列車,到深圳的福田站可能更為方便。高鐵應否在新界設站,並不是一條非黑即白的問題;不過「有車廠、冇車搭」能夠成為抗爭口號,或者也反映出另一種想像和現實之間的落差。

從傳統農村慢慢融入成為擴展市區的新界想像,對菜園村固然並不適用。然而如把目光投到新界的其他角落,同樣見到各種混亂錯置的印記。

自從錦繡花園以來,地產商一直意圖把美式近郊小區的假想中產生活轉世移植到新界。畢境香港大多數的郊野公園都在新界,要推銷世外桃園的想像並不困難。不過,這想像卻永遠是帶有選擇甚至自相矛盾的。地產商一方面需要新界的土地興建低密度住宅,同時又刻意忽略它們其實位於新界。當中最具創意的新盤就在菜園村附近,地產廣告稱曰位於「西九龍鐵路第四站」,一下子就把錦田和市區的距離拉得很近。

這種「位處新界卻又不是新界」的想像,在這些所謂「柵欄社區」的日常生活當中或者更為明顯。一整排的單棟式小屋被高高的鐵網圍繞,只剩下由二十四小時保安看守的閘門供住客進出。他們每天從這兒開車經快速公路到中環上班,和新界的關係也就只有這一丁點;雖然住在新界,卻非活在新界。這些發展越來越多,卻恐怕難以完整地代表新界的現在或未來。

更為難以理解的,是我們把新界想像為世外桃園的同時,卻又把各種厭惡設施放在新界;堆填區、焚化爐、貨櫃場、廢車場和回收場,散落在鄉郊各處。石崗就有一個面積比菜園村大數倍的露天儲存庫,村民曾質問為何不能把車廠設在該處,卻得不到港鐵的滿意答覆。政府的宣傳片說鄉郊地區的發展雜亂無章,是個別業主誤用土地的問題,還叫市民投訴舉報,然而我們何曾見過政府就這些設施有通盤的土地政策?

* * *

如是者,我們不得不再回到文首的問題:什麼是新界?原來這問題不同人有不同答案:是屏山文物徑的祠堂;是天水圍的倫常慘案;是西貢碼頭的海鮮酒家;是港鐵上蓋「身在城內、感覺世外」的安樂窩;也可以是一個讓港島人和九龍人「眼不見為乾淨」的垃圾場。這張清單可以無限延長,但新界卻只得一個;我們如何想像新界,是有實際後果的。

什麼是新界的另一面,就是我們想要一個怎樣的新界。如果香港不需要有農業(無論是傳統的水稻耕作還是現代的溫室水耕菜),則把菜園村的居民搬到公屋是合理的,把雞場豬場和相帶的污染和健康風險搬到內地也是合理的。但在揮刀之前,請容許先問一句:香港人對於「什麼是新界」,是否已有共識?

城市研究的一大通病是只看城市。這句話有點弔詭,然而任何一個「宜居城市」都不獨立存在於一個抽象空間當中,而受其周邊環境影響甚至主宰。香港城市發展的討論,如果只談維港兩岸的高樓大廈,而不談新界和市區的相互影響,則肯定不完整。然而要在香港談城鄉關係,卻要先搞清楚在本土的政治經濟脈絡之下,「鄉」是一個何等多元複合的概念。菜園村的存亡並不是個別例子,它所呈現的種種問題,在粉嶺北和古洞北等未來新市鎮也找得到。保衛菜園村的運動,或者可以成為反省「何謂新界」的起點。

兩年前結束漫長的遊學生活後,沒有回到沙田的老家居住,而遷到堅尼地城的電車路旁。不能再以新界人自居,感覺其實有點失落。機緣巧合,有幸認識和參與菜園村的抗爭。站在石崗菜站門前,看着村民聲討政府和港鐵的示威橫額,老伯伯義賣親手種植的蘿蔔和瓜菜,好想做個新新新界人。

(刊於茶杯月刊第九十一期專題)

2017年2月5日 星期日

問山有幾高 II


前文比較了香港最高峰和鄰近各地最高峰的高度,有網友話香港不止大帽山,想知道其他山峰又可以如何比較。這兒列舉了香港的一些主要山峰,和世界各國的最高峰。有些國家真的不幸,幾乎沒有山。好像是白俄羅斯,想行山要搭飛機先。香港人,搭程地鐵出來就可以去行山。爽。

2017年2月4日 星期六

特首選舉民調 (1月底)


1. 港大公佈《明報》2017年行政長官選舉民意調查 (第四輪) 的分析數據,可以讓我們進一步理解各參選人背後的民意支持。調查抽樣誤差為少於正負3.2%。請記得,調查結果僅供參考,市民無權投票。

2. 林鄭月娥整體來說支持和反對她的比例差不多,但組別之間的差距十分明顯。以性別為例,男性明顯地比女性對林鄭更為反感。以年齡算,年輕人也明顯比長者對她更反感。以學歷算,低學歷對林鄭算是比較支持,高學歷對她則明顯反感。這個人口和支持度的分佈,可說和建制派政黨的支持者一樣。她現在較受建制派政黨,從這樣看也十分合理。

3. 曾俊華的特點在於沒有一個組別特別反對他,就算是長者對他的反對度也不高。從支持度來看,他所獲的支持也十分廣泛,所有組別對他都有明顯的支持,其中以年輕人和高學歷較明顯。

4. 葉劉淑儀的情況就像是曾俊華的相反,沒有一個組別特別支持她,所有的組別都反對她,當中年輕人和高學歷的反對度高得我本來預留的 Y 軸不夠高,爆了圖表。傳統來說比較支持建制派的長者,對葉劉的支持度也很低。

5. 胡國興的支持度和反對度看起來,就像是教科書中的常態分佈,中間高兩邊低,暗示市民對他的意見不明顯,不像其他的參選人那樣帶來激烈的回應。我懷疑這是他的知名度不足所致,或會隨競選活動而有所改變。

6. 如果這是普選的話,誰會得勝已是十分明顯。林鄭的票源對曾俊華不反感,曾俊華的票源對林鄭卻十分反感;所以曾俊華還有增長的空間,林鄭的增長空間相對就有限得多。

7. 最後借個位置說說我對民主派選委的看法。民主派反對 831 ,無非就是要反篩選,何不就利用他們手上的提名票做到反篩選的效果,例如在下次民調中得10%支持度或以上的,就保證他們能湊夠票入閘。這樣做沒有出賣原則,同時亦能順從民意,我認為網上有些所謂「現實」和「理想」的爭執最少在提名階段是不必要的。至於最後誰人當選,在601票的要求和當前的政治環境下,民主派選委的影響力微乎其微(說白了,現在唯一的變數,在於曾俊華的商界票是否扎實,不扎實的話民主派瞓身救也救不了,而這點北京的影響力遠遠高於民主派)。我呼籲不同理念的朋友減少爭執,不要為這近乎不存在的影響力而傷和氣。

2017年2月2日 星期四

林鄭用張超雄的競選口號?


見到林鄭的競選口號,當堂嚇一跳,然後得啖笑。「與你同行」呢四隻字,睇落硬係熟好熟面。咦,張超雄上年選立法會的參選宣言,標題咪係「公義路上,與你同行」囉。呢句說話亦係工黨上年選立法會的競選口號,簡寫係「公義同行」,所有宣傳品都搵得到。



競選口號冇注冊,你要用當然阻唔到你,不過要諗下配唔配囉。張超雄份人,無論你同唔同意佢政治立場,大家都知佢點都要幫最弱勢的人,要同佢地一齊抗爭,失票都在所不惜,呢點你冇得唔同意。「同行」呢兩個字,佢可以用。林鄭,你覺得自己真係可以用?

同埋,雖然「同行」,都要講清楚行去邊到先。人地好清楚,係「公義路上」。林鄭,你呢?

--

補充:有網友說提到那個林鄭專頁可能是假的,其實她的競選口號昨天香港01已報道過,連結在這兒:
https://www.hk01.com/特首選舉2017/69036/林鄭競選口號曝光-同行-WECONNECT-政綱包八大願景


林鄭競選口號:
https://www.facebook.com/718828158260279/photos/a.745286615614433.1073741828.718828158260279/881014985374928/?type=1&theater

張超雄參選宣言:

https://www.facebook.com/fernandochiuhungcheung/photos/a.10150240176145721.453022.133557895720/10157156725675721/?type=3&theater

入境禁令可以保護美國?


1. 美國總統特朗普下令禁止中東七國的國民進入美國,引發美國法治大震撼。我已在其他地方談過此禁令的制訂如何不乎正常程序,執行起來做成極大混亂,美國媒體一致劣評。回到香港媒體,卻有不少讀者大讚特朗普的禁令,認為保護家園天經地義。香港人有這種印象也難怪,畢竟香港媒體的國際新聞相當有限,而特朗普有極為善於語言偽術,香港讀者不知道來龍去脈就很易受騙。

2. 問題的核心,在於禁令是否真的可以使美國更為安全。如果不能,則所有代價都是不值得的,甚至該問是否會帶來反效果。而這點十分容易回答:從歷史來看,禁止中東七國的國民進入美國,不見得能阻止恐襲發生。畢竟,自 9/11 恐襲以來,沒有一宗在美國發生的恐襲的施襲者是禁令七國的國民。一個都沒有。

3. 我以美國傳媒提供的背景資料為起點,再翻查每一宗恐襲的施襲者的背景資料,得出結果如圖所示,當中和禁令七國相關的有兩宗。第一宗是 2006 UNC SUV attack ,無人死亡,施襲者在伊朗出生,不過兩歲的時候便已移居美國。第二宗是 2016 Ohio State university attack ,只有施襲者自己一人死亡,索馬里出生,近年才移居美國,案發時持有綠卡(即合法永久居民)。即使在特朗普的禁令下,兩人都可以進入美國,不受影響。

4. 近年死亡數字最高的恐襲,當然是 2001 的 9/11 恐襲,2996人死亡。施襲者絕大多數來自沙特阿拉伯,另有數人來自阿聯酋、埃及和黎巴嫩。上述國家沒有一個屬禁令七國,即使在特朗普的禁令下,所有劫機者都可以進入美國,不受影響。

5. 值得注意的,是有不少恐襲的施襲者都是美國白人,而且是由白人至上主義激發,針對的往往是少數族裔和非基督徒。特朗普有沒有任何政策打擊這類恐襲呢?沒有。

6. 最後,也得指出列表中有不少案例的施襲者聲稱自己是受極端的穆斯林組織所感召而犯案。然而,阻止穆斯林為主的國家的國民入境不見得可以打擊這些恐襲。首先,這些施襲者絕大多數都是美國國民,法律上不能阻止入境,事實上他們也可能根本沒有出過境。第二,這些施襲者不少平時都有古怪言行,要做的其實是讓情報機關和社區領袖打好關係,盡快找出潛在的施襲者。問題是現在特朗普的惹火言行,反而讓市民大眾更不信任政府,更不願和執法部門合作。

7. 簡而言之,特朗普和梁振英一樣,善於語言偽術,政策的理由要多動聽有多動聽,執行起來卻是借刀殺人的藉口。香港人受了五年梁振英的語言偽術,卻竟然為特朗普歡呼,唔知好嬲定好笑。



列表來源: http://people.com/politics/donald-trump-refugee-muslim-ban-terrorist-attack-us-statis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