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界才是關鍵少數
1. 選委會選舉,民主派得超過三百席,網上朋友一片欣喜。我 怕黑,想給大家一個最悲觀的預測,算是當個 devil advocate ,求促進討論。 2. 我一直對民主派參選選委當關鍵少數這件事上,很有保留。 我認為民主派在選委可以有影響力,但不能稱之為關鍵少數 ,因為這說法輕則製造期望落差,重則誤判情勢,為民主運 動帶來更多的困難。若要用得上關鍵少數這四個字,應有決 定性的影響力,或最起碼十分大的影響力。但說到民主派在 選委會的角色,我不認為他們有這個位置,而這點和席位數 目無關,而在於他們所處的政治光譜位置。 3. 假設一個團體內有甲乙丙三組人,而他們各有一系列的要求 ,理論上甲乙丙都有可能成為關鍵少數,問題在於他們各願 意拿什麼出來換。但我們現在不是這個情況,民主派只有一 個訴求,就是真普選。我們不會希望有民主派的選委為了得 到其他的東西(例如社會福利政策的改變),而投票給一名 在真普選議題上較保守的候選人。面對單一議題的時候,所 謂的關鍵少數就不是誰都可以做,而是在此議題光譜處於中 間的那一組,才有資格做。因為他們倒向哪邊,就決定這個 議題的走向。4. 所以,一句到尾,今次選委會選舉所產生出來的關鍵少數, 不是民主派,而是傳統工商陣營。在真普選這件事上,親北 京的組織票最保守,民主派最開明,傳統工商陣營則不會比 親北京更保守,也不會比民主派更開明。如是者,他們才是 中間,他們才是關鍵少數。5. 民主派的理想情況,是多名候選人會向民主派要票,然後民 主派就可以要求他們對普選作出承諾,以求價高者得。很可 惜,我懷疑實際情況會剛好相反。舉個例,葉劉是不會向民 主派要票(而且就算她作什麼承諾,民主派大概也不會相信 );曾俊華或會向民主派要票,但民主派不會在他身上得到 些什麼,因為民主派害怕葉劉當選,所以在曾俊華面前沒有 什麼抬價的空間,而曾俊華十分清楚這一點。民主派唯一可 以和曾俊華討價的工具就是白票,但民主派的支持者已很清 楚告訴他們不可投白票,所以民主派的討價只會是紙老虎。 具體的方案,可能是曾俊華答應多委任幾個民主派進政府或 法定機構。如以為曾俊華會用普選時間表來換民主派的支持 ,則是嚴重地想多了。6. 真正的談判者,不會是民主派,而是傳統工商陣營。他們可 以靠向民主派,也可以靠向北京。民主派大勝讓傳統工商陣 營得到了這個位置,但不代表他們就會自動回報民主派。既 是商人,當然就會用盡這個位置給予的利益。他們或會假裝 倒向民主派,然後向北京要求利益,最後讓北京可接受的人 選安然當選。7. 我相信,對於很多民主派的支持者來說,他們可能也不介意 這個後果。民主派拿逾300席,讓傳統工商陣營幫忙踢走 了梁振英,擋住葉劉,再讓曾俊華順利當選,不就是很多民 主派支持者希望見到的事情嗎?很多人想這事情發生,而如 果我們只看一屆的話,這是對的。但我們不可以只看一屆。8. 親北京的組織票拿不到過半數,對北京來說是一個很大的警 號,肯定不會容許以後每一屆都是這樣,傳統工商陣營在未 來五年會變成北京攻擊的對象。本來傳統工商陣營能在香港 政壇享有特殊地位,是八十年代北京需要香港資本之下產生 的歷史遺留。三十年來北京和香港資本的位置早已逆轉,而 把傳統工商陣營換成更可靠的國家資本陣營的行動,一直都 在進行,未來五年只會加速。換言之,傳統工商陣營加上民 主派可以過半,可能僅此一屆,以後不會再發生。如兩個陣 營今次不聯合起來變天,日後可能就不會再有機會。只想「 選個不是那麼差的人」,是目光短淺。9. 傳統工商陣營如果是聰明的話,會知道自己遲早會被換走, 應該把心一橫趁此機會促使香港變天,以此保護他們在香港 最後的利益。所謂真正的變天,不是讓曾俊華當選就滿足。 真正的變天,應該是傳統工商陣營和民主派聯手,今屆就選 個梁家傑出來做特首。他上任後立即用行政指令政府公開揭 發特區過去二十年來所有醜聞,把香港民意永遠拉到民主派 的一邊,不讓親北京的力量有機會翻盤。這樣的做法,才可 以叫做贏。10. 以上的情況,當然不會發生,這點和北京會不會任命梁家傑 無關,而是歷史告訴我們傳統工商陣營沒有這種膽量。如果 傳統工商陣營敢反抗北京的話,一早就做了。事實是他們也 許不介意自己在香港的地位會遲早被取代,因為他們早已分 散投資到香港以外。換言之,我們現在見證的,其實是終局 的開始。11. 這就是民主派選委面對的困境了。讓我再重覆一次:經由今 次選委會選舉當上關鍵少數的,是傳統工商陣營,而不是民 主派。不搞清楚這點,我們談不下去。認清這點,我們才有 可能爭取到最多的可能性。12. 那麼我們還有什麼可以做?我想可分即時和長遠談。即時來 說,當曾俊華已是最開明的候選人時,民主派對他自然沒有 討價能力。但如果有比曾俊華更開明而又有實力的候選人出 現呢?(對,胡國興,我在看著你)這樣就有討價空間了。 因為特首一定要有601票才當選,民主派不用怕「𠝹票」 ,大可以支持另一名更開明的候選人,迫曾俊華走得前一點 ,用第一輪投票來對沖。13. 再想下去,我們不得不思考,如果我們還期望在制度內守護 香港的話,我們就得思考民主派靠自己在選委會拿601票 的可能性。今天是325票,如果由今天起進攻每一個可能 的界別,票數仍有很多增長的空間。例如如果民主派在區議 會過半,就可在選委多117票了。民主派在區議會過半困 難嗎?不難,以前也試過,八十年代的葵青區是民主派全取 的。即使到了今日,只要每一個在立法會投民主派的選民在 區議會都繼續投民主派,同樣會大勝。問題是我們投區議會 的時候,通常只會以為這票的影響力只限於樓下幾條街,投 人不投黨,沒想到自己其實間接在投票給未來選委。只要這 個意識一改,香港就變天。這條路,我懷疑比坊間很多各式 各樣的獨立/建國/歸英/城邦構想,都要容易,更現成。
December 13, 2016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