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27日 星期五

問山有幾高


新年快樂!過年放假,天氣好,最好去行山。香港地方雖不大,山卻十分多,是愛好行山朋友的天堂。

相對於鄰近地區,香港的山算不算很高呢?如果要和中國比較的話,一定落後,畢竟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8844m)就位於中國和尼泊爾的邊境。就算逐個省去計,香港的排名也要數到30位以外,在香港以下的只有江蘇(625m)、澳門(172m)和上海(98m)。

排除開中國的話,東亞地區以台灣玉山(3952m)最高,比日本最高的富士山(3776m)還要高一點點。要說到東南亞的話,因為不少國家處於火山帶,造山運動十分活躍,例如馬來西亞(4095m)和印尼(4884m)的最高峰都十分之高。順帶一提,南韓的最高峰並不在本土,而在濟州島上,也是個火山。

我順道找了一些地方做比較,例如澳洲(1950m)和英國(1345m),其最高峰相對於東亞和東南亞來說稱不上是十分之高。事實上,香港的大帽山比很多歐洲國家如比利時、荷蘭等地的最高峰都要高。

當然,要說矮,還得說新加坡,最高點嚴格來說不可以叫做一個山,只有164米。新加坡地勢平坦,所以面積雖然比香港細很多,但感覺卻比香港寬廣很多呢。

最後,說回行山,高不是重點,最重要是景色多變。八仙嶺只得500到600多米,在香港也不算高。但論氣勢磅礴,我比較偏心,覺得簡直是世界級呢。

2017年1月25日 星期三

選舉舞弊!這是威脅還是欺騙?


是日《信報》報道,政協陳永棋涉聲稱誰人不支持林鄭,就等於不支持中央。此舉已涉嫌觸犯香港法例 第554章 《選舉(舞弊及非法行為)條例》。條例第13條及第14條列明,使用威脅或欺騙手段,使選民投票予某候選人,屬選舉舞弊行為,一經公訴程序審訊定罪,可處罰款$500,000及監禁7年。

只要有一位選委現在表示陳永棋的說法為他帶來憂慮,而陳永棋又未能證實他的說法,則他將會因「欺騙」而觸犯法例。如果他竟然能證實他的說法,他就會因「威脅」而觸犯法例。兩者都是犯法,麻煩1200人當中隨便找個人出來提出正式投訴⋯⋯


法例原文:

http://www.legislation.gov.hk/blis_pdf.nsf/01790b2805f0cb5c4825755c00352e34/75ED29419E9DF7AE482575EF0019DDF1/$FILE/CAP_554_c_b5.pdf

2017年1月20日 星期五

特首選舉程序圖


1. 一枱麻雀終於齊腳,開局之前,當然要說清楚規矩,無謂一個以為最多八番,另一個又話唔係。選舉規則可很大程度上影響選舉結果,就算假選舉也有假選舉的規矩。與其紅燈綠燈,不如我們先溫習一下今屆特首具體的選舉方法。

2. 今屆選舉將會在3月26日投票,提名期為2月14日至3月1日,各參選人要在提名期結束之前儲夠最少150張提名才可以「入閘」成為正式的候選人。參選人要簽署聲明擁護《基本法》和保證效忠香港特別行政區,以及披露是否擁有外國居留權,不過相信不會有參選人拒絕簽署吧。

3. 到了選舉當日,具體的操作將會怎樣?按香港法例第569章《行政長官選舉條例》第27條「投票制度:有競逐的選舉」,將會實施以下程序:
i) 先進行第一輪投票,如果有候選人得601票或以上,該候選人即選出。
ii) 如果沒有候選人得601票或以上,而當時只得兩名候選人,則宣佈流選。
iii) 如果沒有候選人得601票或以上,而當時有多於兩名候選人,則頭兩位進入第二輪投票,其餘均被淘汰。
iv) 第二輪投票按上述的 i) 和 ii) 進行。換言之,如果到了第二輪投票仍然沒有候選人得601票或以上,則宣佈流選。
v) 如果咁橋出現候選人票數相同而無法選出兩名候選人進入第二輪投票,則在中間再設一輪投票。

4. 好像有點複雜,其實道理十分簡單,就是要在任何情況下確保勝出者是得到過半數的支持。上面用流程圖介紹了一次。先聲明,圖中符號和假設票數只為介紹程序而設,與本人政治立場無關。

5. 從理論出發的話,這個「兩輪絕對多數制」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𠝹票」的出現。舉個例,如果有些胡椒的支持者拿不定主義要支持薯片還是胡椒的話,大可以在第一輪投票中投胡椒,萬一胡椒或薯片在第一輪都不能過半,其中一人出局,都可以在第二輪改投另一人。因為要絕對多數才能勝出,就算胡椒的支持者沒有讓薯片在第一輪便過半數勝出,葡萄或奶媽也不會因此而乘漁人之利。相反,如果胡椒和薯片的支持者加來本身就不過一半,則無論如何配票也是回天乏術。

6. 但上面說的只是理論。實際來說,如果葡萄或奶媽在一開始就得到很多支持(如超過五百人的提名),而薯片和胡椒二人都只得到很少的支持,則可能很多持觀望態度的選委可能會一下子都壓過去領先的一邊,也就是「西瓜靠大邊」。畢竟對於很多親建制的選委來說,很不幸,誰勝出沒所謂,重要的是他們支持了勝出的一方,日後便可要求回報。

7. 不過如果說得這麼實際的話,我又有點難以相信葡萄或奶媽會在一開始得到那麼多的支持,因為這些選委同樣會害怕自己押錯注。加上提名是記名的,投票卻是不記名的,期間有太多的事情可以發生,而這班人從來不怕轉身轉得難看(雖然對於普羅大眾來說,恐怖都只有食花生的權利)。

8. 不過如果第 6 點所述真的發生,就可能出現選舉結果和民意完全相違背的局面。後果如何,視乎香港人有幾硬淨。

9. 最後說說我自己的一點觀察。我其實完全不介意「兩害取其輕」的說法,不過我認為身為參選人,有必要說明自己有什麼好,而不是只販賣「我的對手比我差」。而既然反對「梁振英路線」已是接近全民共識,我想每一位參選人都有必要說明自己會如何在政策上清除「梁振英路線」的餘毒,這應該就是「好」的標準。如果這要求也是太過份的話,我真的會為香港感到十分唏噓呢。

2017年1月17日 星期二

八年 改變了什麼?


除夕已過,不過對於很多美國人來說,新年要到1月20日才正式來臨,因為美國第45任總統特朗普將會在當天正式就任。未來變數太多,不敢多談,倒不如先回顧過去8年,看看可如何評價奧巴馬的功過。

奧巴馬上周二發表離任演說,傳媒一致好評。不少評論認為未來的史學者對他這8年將有極高評價。他自己最近也笑稱如果美國憲法容許總統選第三屆的話,他可以再次勝出連任。這句話當然讓特朗普很不滿,但事實是奧巴馬現在的好感度是 +14.7 點,特朗普的好感度卻是 -6 點,奧巴馬明顯更受美國民眾歡迎。希拉里敗選的原因,不是特朗普特別成功,而是她無法保持奧巴馬的所謂「勝利聯盟」,特別是年輕人的支持。

如果講支持度的話,奧巴馬現在五成多的支持度不算是離任總統當中最高的,列根和克林頓離任時都有六成的支持;但相對於上一任小布殊離任時只有不足三分之一的支持,就實在好太多了。如果美國憲法沒有因為當年羅斯福3次連任而被修改為只可連任一次的話,奧巴馬很有可能再次連任成功。

增千萬職位太陽能多20倍

奧巴馬受支持,是因為他交得出功課。大家千萬不要忘記,奧巴馬當選的時候正遇上2008年的金融海嘯。但是奧巴馬成功扭轉局面,失業率由最高位的10%降到現在低於5%,8 年來新增1000萬個就業職位。這些都是看得到的成就,但有更多是被忽略的,例如奧巴馬在挽救汽車工業的同時,要求這些車廠要變得更加環保。在奧巴馬上任的時候,在美國買一架新車,每加侖汽油可走20英哩(即每公升8.5 公里),現在是每加侖25英哩(即每公升10.6公里)。美國過去8年的經濟好了,但是整體碳排放減少了,僅僅是太陽能發電量就增加了20倍。這些都是成就。

奧巴馬的改革明顯不是一帆風順的。他當年以「希望」和「改變」為號召,希望當選後可以突破美國的黨爭政治,結果換來共和黨的全面不合作運動。奧巴馬醫改可以說是他任內最大的成就,但很快就要面臨被共和黨所推翻。這兒我們看到美國的黨爭愈來愈嚴重是有體制上的原因的,不是說奧巴馬一個人向共和黨釋出幾多善意就可以解決;而未來面對共和黨全面執政,奧巴馬當年對超越黨爭的盼望似乎已成泡影。

黨爭未超越種族歧視加劇

除此之外,有不少大家以為奧巴馬上台之後就可以扭轉的問題,似乎也沒有根本的改變。種族歧視仍然嚴重,甚至加劇。不少人拒絕接受美國出現一個黑人總統,進而提出聲稱奧巴馬不是在美國出生的陰謀論。面對一宗又一宗的白人警察和黑人平民衝突,奧巴馬左右做人難,一方面希望帶出治安背後的社會問題,卻又被警察團體批評未有站在他們一邊。

至於外交方面,我看到奧巴馬更多的進退失據。他在敘利亞內戰中不能使用化學武器的所謂「紅線」,今天已成黑色笑話。他也沒有準備好應付利比亞政府倒台的局勢,而「阿拉伯之春」後許多國家都陷入持久混亂當中。他的秘密行動成功殺死了拉登,但今天的世界並不見得比之前安全。

不派地面部隊不代表和平

奧巴馬不敢在敘利亞或者利比亞用上地面部隊,當然和他上任時要結束阿富汗和伊拉克戰爭相關,不想再在阿拉伯世界開新的戰場。但這不代表他是一個和平主義的總統。奧巴馬授權軍隊使用無人機在也門和巴基斯坦轟炸目標,但美國嚴格來說沒有和這些國家開戰,被轟炸的目標是否應該被轟炸也是難以監察的。從這點去看,奧巴馬在上任的時候拿到的諾貝爾和平獎到底是否值得,未免見仁見智。

8年過去,奧巴馬功過該如何寫,恐怕很大程度上在於你站在什麼立場去看,開明派保守派會不一樣。離開黨爭,我比較喜歡的有一個講法,是說奧巴馬是自美國第三任總統傑佛遜以來,最有科學頭腦的一個總統。他會和科學家討論人工智能的未來,會邀請中學生和小學生到白宮介紹他們設計的科學實驗,更會跟電視台去阿拉斯加爬冰川講氣候變遷。人類未來要面對的挑戰,無論是環境保護或是人口老化,都要通過科學處理。把科學的地位提升,讓社會關注科學教育,也算是奧巴馬重要的政治遺產。特朗普似乎不是一個特別喜歡科學的人,只怕他會把奧巴馬留下的這個會講科學的白宮掉棄。

重視科學為白宮定立很高道德標準

說到這兒,我想我們或可找到一個總結奧巴馬時代的方式。美國三權分立,很多權力都在國會手上,總統有時更像一個象徵或者符號。但象徵意義是重要的。奧巴馬身為一個黑人父親和白人母親之子,在一個單親家庭長大,最後成為美國第一位黑人總統。以後每一個黑人孩子都可以和自己說,也許自己有一日也可以選總統,要對自己有所要求。在過去8 年,奧巴馬自己或他的家人都沒有捲入任何醜聞或者利益衝突,一家人形象健康,我們經常見到奧巴馬平易近人的一面。他為白宮定立了一個很高的道德標準。僅僅這一點,我相信我們很快就會想念奧巴馬。

(原文刊於《明報》2017-01-15)
(圖片:new york magazine)

2017年1月12日 星期四

中國興建摩天大樓上癮


1. 今天無意中看到一個報告,說中國在2016年的摩天大樓建成數目是連續第九年世界第一。不止是第一,而是遠遠拋離世界各地。去年全球共有128座高於200位的大樓落成,當中有84座位於中國。第二位的美國只有7座。中國建高樓的速度可謂瘋狂。

2. 其他榜上有名的地方,不少都是中東國家,但大多都是一座起兩座止。相對於中國,卻是隨便一個城市都會有,省會和主要城市更不止一座,僅僅是深圳就有11座。我有翻過2015年的數字,情況也是差不多。全年106座完工的摩天大樓當中,有62座位於中國。我想說中國興建摩天大樓已經上癮,該不是個過份的說法。

3. 對於這個世界第一,我一點都不高興。摩天大樓很多時候都是所謂的「標誌性建築」,花錢很多。我擔心這麼都的中國城市上榜,其實是個城市之間惡性競爭的象徵,而不是真的有需要建高樓。

4. 摩天大樓是十分昂貴的玩意,不單單是建築成本很高,維修成本也十分驚人。如果沒有高地價和高租金的支撐,根本玩不起。中國或者有幾個大城市是可以支持興建摩天大樓的,但是不是每一個都需要呢?相反,我們知道很多城區都有數之不盡的爛尾樓。之前湖南長沙聲言要興建202層的全球第一高樓,也被有關部門叫停。未來中國經濟增長放慢之後,這些摩天大樓會怎麼樣,也不敢樂觀。

5. 對了,這榜上沒有香港的建築。對上一次香港有高於200米的大樓落成,是2014年的日出康城3A第1和第2座,樓高60層,210米。之後應該是希慎廣場,樓高雖然只有36層,卻有204米。現時全港最高的大樓,則是484米高,共108層的九龍站ICC,也是世界排名第9位的建築。


全部數據圖 一次過睇晒


之前答應過要把所有出過的數據圖集中在一個地方,以便大家尋找和分享。終於把這園地建立起來了。

歡迎光臨。

買麥樂雞跑輸最低工資


1. 好多人排隊買麥樂雞,又好多人鬧排隊的人貪小便宜。邊個啱?Well, 一盒9件麥樂雞,麥麥送要24.6,你自己去排隊買就10蚊。香港最低工資就32.5,即係呢條隊你排得多過27分鐘就蝕咗。

2. 咁當然你可以話,呢27分鐘你唔排隊都唔會用來返工。講得好,咁即係話你認同生命中有時其他活動係重要過錢的,例如打舖機。但係你犧牲咗本來可以打舖機的時間,而去選擇做一件到頭來都係為咗錢的事,咁從機會成本的角度來講,打舖機在你生命中的意義自然係更加唔重要。又如是者,自然要問一問,你係咪可以搵第二樣性質一樣(錢)但同等時間產出更多(賺多些少錢)的事情來做。

3. 又當然,你可以話排隊唔係為慳錢本身,而係慳錢帶來的樂趣。呢句說話,直白少少講,咪係貪小便宜囉。

4. 又又當然,你可以排一次隊買多過一盒麥樂雞,即刻抵翻(話時話老麥有冇限購?)。不過你真係要搵多個同你志同道合一齊食囉,好多卡路里㗎⋯⋯

5. 政府真係要學一學,以後有新政策出台,唔好計咩數,最緊要有 instant gratification 。醫保計劃唔好講咩套餐式收費點樣可以慳手術費,冇人明。不如直接話一 sign up 好似信用卡咁就送你多士爐光波爐,或者免費驗血一次之類,即刻又排晒隊。

6. 咁會唔會有人窮到真係要買麥樂雞嚟慳錢,而又冇能力搵一份有最低工資的工,連炒散都唔得?當然有,而幫佢地的方法係社會保障,係將起大白象的錢攞去扶貧,唔係靠老麥一年減幾日價。


January 4, 2017

奧巴馬的報稅表


1. 有網媒去信白宮要求取得奧巴馬的 financial disclosure,並比較香港特首財務申報制度的不足。其實這東西不用寫信問白宮攞,因為白宮已經有放上網。另外,要看利益衝突,奧巴馬的報稅表的資料比 financial disclosure要多,同樣白宮網站已經有。今日就節錄幾項有趣的內容給大家看。抱歉美國的報稅表出名超級長,這兒不可能每一項都解釋一次,有興趣到最底有連結到逐項介紹的網站。

2. 奧巴馬去年薪金收入是大約40萬美金,即300萬港紙。香港特首年薪是440萬港紙,贏成條街。當然,奧巴馬不用擔心,美國總統的收入不是來自薪金的。只要他一卸任,什麼回憶錄呀公開演說呀,才是真正的收入來源。現在奧巴馬也在收取他上任前所寫的書的版稅,上年也有5萬幾美金。至於下屆到侵侵的時候,商業收入這一行真的不知道怎樣填。大家都知道他是避稅能手,而到時候稅局會成為他的手下,真的不知該如何自己查自己了。

3. 在美國,利息和股息是要交稅的。不過奧巴馬這兩項金額也是極低。其實我覺得白宮的狗仔隊這幾年應該好悶。完全冇個人醜聞,冇利益衝突好查。不過放心,過多兩星期,這些新聞會多到做唔切。

4. 奧巴馬兩公婆仲供緊樓。好心佢去少幾次日本啦。(曲,in case有人真心⋯⋯其實佢兩公婆有幾疊樓)

5. 奧巴馬兩公婆捐了6萬幾美金,即是14%的收入。這是美國從政傳統,點都要捐(侵侵例外)。

6. 侵侵到今日都未自己公開佢份報稅表。法例暫時沒有規定要公開,不過之前有人爆料把他的其中一年的稅單發了給《紐約時報》。相關的分析我已寫過,不重複了。簡單來說就是五個字:「侵侵是 cheap 精」。美國要求公開報稅表的這個傳統,雖然侵侵沒有守,卻一定不會消失。只要隨便一個州要求以後的候選人一定要公開,以後就不得不公開的了。據說已經有州份在這樣做。

7. 香港沒有這個要求,但我很希望可以建立這個傳統。不如胡國興你先?俾你過去五年的報稅表大家睇睇,做個榜樣嘛。起碼如果五年前已有這個傳統,某人那五千萬有沒有報稅大家就一清二楚了。

奧巴馬的報稅表:
https://www.whitehouse.gov/sites/whitehouse.gov/files/images/Blog/Obamas%202015%20Taxes.pdf
互動逐項解釋版:
http://www.taxpolicycenter.org/interactive-tools/president-obamas-2015-1040
【追蹤美大選】「十月驚奇」頭炮:特朗普報稅表上的避稅與寒酸:
https://goo.gl/Iqj6M0


January 2, 2017

避免中央尷尬填充題


沒有補充。不想補充。

 December 27, 2016 

馬會 35 億做乜好?


1. 即係咁,我買六合彩,除咗發幾個鐘橫財夢,都會借啲咦話做善事姐。咁我樓下間診所,又真係馬會科水起嘛。點知今日新聞同我講,馬會要俾 35 億響西九起個故宮分館出來,我心諗,原來「做善事」呢三個字真係可以無限延伸。

2. 馬會如果用 35 億起返啲我地平時理解馬會起嘅嘢,可以起啲乜?咁橋政府最近問緊立法會攞錢,要響將軍澳起一座社區服務大樓,入面包括社區中心+家庭服務中心+特殊幼兒中心+早期教育中心+長者鄰舍中心+青少年外展辦事處,樣樣都係社會所需 (立法會文件 PWSC(2016-17)40 )。呢座大樓造價要兩億幾,即係 35 億可以起 15 座。諗返有幾多家庭、幼兒、長者同青少年需要社區服務,喂,我覺得做事真係要分一分先後輕重。

3. 咁我都好肯定,有人會話故宮係特色嘢,唔可以用平時社區嘢來比較。第一,我真係覺得社區嘢好緊要。第二,如果真係要與別不同,就要以香港的特長為依歸。有乜嘢博物館係香港先起到?六四紀念館、文革紀念館、大饑荒紀念館⋯⋯真係要用盡香港作為邊緣的角色,唔該起呢啲。

4. 當然,呢件事,你同我都冇得say no。馬會唔係立法會,拉布都冇得你拉。正正係咁,呢件事先會由馬會出錢,唔係問立法會。但問題係,最初起西九,係無預到要起座故宮博物館響度。咁大改變,點解唔俾民意代表監督,反而刻意繞過民意代表呢?與此同時,如果馬會可以以做善事為名,支持一個政治上咁有爭議的項目,此例一開,之後馬會錢仲可以用來做乜呢?

5. 有研究開香港社會同歷史的學者,相信對馬會本身都冇乜好感。我冇馬會會籍,唔會約人去馬會食飯傾計(得明白馬會是個冇公共交通到的地方,好難去,離開中大的其中一個開心位係唔洗再去馬會食飯)。只不過,如果可以的話,我都想馬會可以做多少少真正的好事。之前工作關係,都認識少少馬會相關的人和工作。呢單嘢,相信都係上面壓落嚟,冇得唔做。但借呢個機會,大家都係時候要關心一下馬會的管治。

6. 至於西九塊地,本來係屬於全港市民的。乜嘢諮詢都冇,推翻晒之前的規劃,無端端多樣嘢。呢種事,九七後發生得太多。起故宮博物館唔係問題,但個決定過程完全黑廂,香港市民唔信政府你又可以怪邊個呢。


December 23, 2016

香港網速全球第2



今天剛好看到 akamai 新一期 2016 年第 3 季的全球網速調查,這兒和大家分享一下。香港的網速一如往常的名列前茅,無論是平均速度或是寬頻比例都是第二名。第一名的是南韓,資訊科技是南韓的重點工業,而寬頻是資訊科技發展的基礎。

相對來說,美國上網就慢得多,原因和基建有點關係。美國地方大,鋪光纖鋪到家門前「最後一哩路」的成本很高。相反,香港人口稠密,卻同時使得光纖基建的投資相對化算。例如要提供寬頻給公屋住戶,從供應商的角度來說是很方便的。當然這事情也有例外,住村屋的朋友就有吐不完的苦水

值得一提,上網最快的國家和地區,都在東亞和北歐。大家可能不為意,北歐除了空氣好和福利好之外,資訊科技也很強。Skype就是北歐的發明。至於東亞最大的國家,抱歉,排名十分之後。雖然我想在中國上網最大的問題,速度恐怕不是最重要的,審查才是問題⋯⋯唉,還是別說人家了,我們也有條「不誠實使用電腦罪」呢!

全份報告在這兒:
https://www.akamai.com/us/en/multimedia/documents/state-of-the-internet/q3-2016-state-of-the-internet-connectivity-report.pdf

香港男人唔做家務


1. 按政府統計處的數字,香港男人在做家務這件事上面,明顯地比女人承擔得少。在每一個組別的男性當中,做家務少過一半的都佔多數。香港男人係咪要反省一下呢?

2. 男女差別最大的是已婚組別, 34.6% 的已婚男是完全不做家務的,已婚女卻只有 9.4% 。注意把這兩個數和未婚男和未婚女比較,會發現女性的跌幅明顯大得多。即係好多女人一結婚,就會開始做家務;但係好多男人結咗婚,仍然以為做家務是 optional 的。

3. 我有諗過已婚男和已婚女的分別,會否出於已婚男的就業率比已婚女高,已婚男不做家務只是兩公婆在返工和家務上的「分工合作」而已。不過這說法後面有個「雞先定蛋先」的問題(例如勞工市場不鼓勵女性發展事業,又或社會壓力不鼓勵男性留家料理家務),而且家務這種無償工作有弱勢的一面,最起碼冇 benefits ,又冇強積金。

4. 另一個我覺得男同女本身真係有分別的原因,是有家庭傭工這一組。好了,請咗姐姐來幫手,係咪男同女都唔洗做家務呢?男就好明顯係,去到 75% 話做 0% 家務,但係女就只係去到 60.4% 。喂,已經有人幫,都仲要男做得少過女,香港男人係咪真係要檢討下?報告沒有詳細解釋「家務」是指什麼,不過我有看過一些研究,指出就算請了家庭傭工, supervision 的責任仍然會落在女性的身上,無論這位「啊mum」本身想唔想,或得唔得閒。如果 supervision 也算是「家務」的話,也解釋得到這兒的性別差異。

5. 原來有 24.7% 的已婚女是承擔家中 80-100% 的家務的。過節了,大家多謝一下呢位辛苦咗成年的好媽媽/好老婆啦。

數據來源:http://www.statistics.gov.hk/pub/B11302562015XXXXB0100.pdf

商界才是關鍵少數


1. 選委會選舉,民主派得超過三百席,網上朋友一片欣喜。我怕黑,想給大家一個最悲觀的預測,算是當個 devil advocate ,求促進討論。

2. 我一直對民主派參選選委當關鍵少數這件事上,很有保留。我認為民主派在選委可以有影響力,但不能稱之為關鍵少數,因為這說法輕則製造期望落差,重則誤判情勢,為民主運動帶來更多的困難。若要用得上關鍵少數這四個字,應有決定性的影響力,或最起碼十分大的影響力。但說到民主派在選委會的角色,我不認為他們有這個位置,而這點和席位數目無關,而在於他們所處的政治光譜位置。

3. 假設一個團體內有甲乙丙三組人,而他們各有一系列的要求,理論上甲乙丙都有可能成為關鍵少數,問題在於他們各願意拿什麼出來換。但我們現在不是這個情況,民主派只有一個訴求,就是真普選。我們不會希望有民主派的選委為了得到其他的東西(例如社會福利政策的改變),而投票給一名在真普選議題上較保守的候選人。面對單一議題的時候,所謂的關鍵少數就不是誰都可以做,而是在此議題光譜處於中間的那一組,才有資格做。因為他們倒向哪邊,就決定這個議題的走向。

4. 所以,一句到尾,今次選委會選舉所產生出來的關鍵少數,不是民主派,而是傳統工商陣營。在真普選這件事上,親北京的組織票最保守,民主派最開明,傳統工商陣營則不會比親北京更保守,也不會比民主派更開明。如是者,他們才是中間,他們才是關鍵少數。

5. 民主派的理想情況,是多名候選人會向民主派要票,然後民主派就可以要求他們對普選作出承諾,以求價高者得。很可惜,我懷疑實際情況會剛好相反。舉個例,葉劉是不會向民主派要票(而且就算她作什麼承諾,民主派大概也不會相信);曾俊華或會向民主派要票,但民主派不會在他身上得到些什麼,因為民主派害怕葉劉當選,所以在曾俊華面前沒有什麼抬價的空間,而曾俊華十分清楚這一點。民主派唯一可以和曾俊華討價的工具就是白票,但民主派的支持者已很清楚告訴他們不可投白票,所以民主派的討價只會是紙老虎。具體的方案,可能是曾俊華答應多委任幾個民主派進政府或法定機構。如以為曾俊華會用普選時間表來換民主派的支持,則是嚴重地想多了。

6. 真正的談判者,不會是民主派,而是傳統工商陣營。他們可以靠向民主派,也可以靠向北京。民主派大勝讓傳統工商陣營得到了這個位置,但不代表他們就會自動回報民主派。既是商人,當然就會用盡這個位置給予的利益。他們或會假裝倒向民主派,然後向北京要求利益,最後讓北京可接受的人選安然當選。

7. 我相信,對於很多民主派的支持者來說,他們可能也不介意這個後果。民主派拿逾300席,讓傳統工商陣營幫忙踢走了梁振英,擋住葉劉,再讓曾俊華順利當選,不就是很多民主派支持者希望見到的事情嗎?很多人想這事情發生,而如果我們只看一屆的話,這是對的。但我們不可以只看一屆。

8. 親北京的組織票拿不到過半數,對北京來說是一個很大的警號,肯定不會容許以後每一屆都是這樣,傳統工商陣營在未來五年會變成北京攻擊的對象。本來傳統工商陣營能在香港政壇享有特殊地位,是八十年代北京需要香港資本之下產生的歷史遺留。三十年來北京和香港資本的位置早已逆轉,而把傳統工商陣營換成更可靠的國家資本陣營的行動,一直都在進行,未來五年只會加速。換言之,傳統工商陣營加上民主派可以過半,可能僅此一屆,以後不會再發生。如兩個陣營今次不聯合起來變天,日後可能就不會再有機會。只想「選個不是那麼差的人」,是目光短淺。

9. 傳統工商陣營如果是聰明的話,會知道自己遲早會被換走,應該把心一橫趁此機會促使香港變天,以此保護他們在香港最後的利益。所謂真正的變天,不是讓曾俊華當選就滿足。真正的變天,應該是傳統工商陣營和民主派聯手,今屆就選個梁家傑出來做特首。他上任後立即用行政指令政府公開揭發特區過去二十年來所有醜聞,把香港民意永遠拉到民主派的一邊,不讓親北京的力量有機會翻盤。這樣的做法,才可以叫做贏。

10. 以上的情況,當然不會發生,這點和北京會不會任命梁家傑無關,而是歷史告訴我們傳統工商陣營沒有這種膽量。如果傳統工商陣營敢反抗北京的話,一早就做了。事實是他們也許不介意自己在香港的地位會遲早被取代,因為他們早已分散投資到香港以外。換言之,我們現在見證的,其實是終局的開始。

11. 這就是民主派選委面對的困境了。讓我再重覆一次:經由今次選委會選舉當上關鍵少數的,是傳統工商陣營,而不是民主派。不搞清楚這點,我們談不下去。認清這點,我們才有可能爭取到最多的可能性。

12. 那麼我們還有什麼可以做?我想可分即時和長遠談。即時來說,當曾俊華已是最開明的候選人時,民主派對他自然沒有討價能力。但如果有比曾俊華更開明而又有實力的候選人出現呢?(對,胡國興,我在看著你)這樣就有討價空間了。因為特首一定要有601票才當選,民主派不用怕「𠝹票」,大可以支持另一名更開明的候選人,迫曾俊華走得前一點,用第一輪投票來對沖。

13. 再想下去,我們不得不思考,如果我們還期望在制度內守護香港的話,我們就得思考民主派靠自己在選委會拿601票的可能性。今天是325票,如果由今天起進攻每一個可能的界別,票數仍有很多增長的空間。例如如果民主派在區議會過半,就可在選委多117票了。民主派在區議會過半困難嗎?不難,以前也試過,八十年代的葵青區是民主派全取的。即使到了今日,只要每一個在立法會投民主派的選民在區議會都繼續投民主派,同樣會大勝。問題是我們投區議會的時候,通常只會以為這票的影響力只限於樓下幾條街,投人不投黨,沒想到自己其實間接在投票給未來選委。只要這個意識一改,香港就變天。這條路,我懷疑比坊間很多各式各樣的獨立/建國/歸英/城邦構想,都要容易,更現成。


December 13, 2016

民主派可成關鍵少數?


1. 上文提到,把民主派參與選委選舉理解為「寸土必爭」和「白票出發」的對壘是捉錯用神,實情對於許多民主派來說,只有「講到明白票」和「de facto白票」這兩種立場,後果是一樣的。有讀者問,假如我真的希望民主派可以「寸土必爭」呢?抱歉說一句,這想法有點不切實際,理由和民主派應不應該走這條路無關,而是民主派沒有多大的機會可以做到這一點。

2. 民主派要在特首選舉中爭取到任何實在的東西,先要做到關鍵少數。做不到的話,說什麼給予壓力都是虛的。舉個例,如果有人需要橙,又有人願意免費送橙,那麼你開價十蚊一個還是八蚊一個是沒有分別的,因為根本沒有需要向你買。所以在討論民主派該怎樣做前,我們要先看清局勢,無謂浪費心力想一些不會發生的事情。

3. 以下我用的一個流程圖來解釋這件事,合共六條問題,實線代表「是」,虛線代表「否」。我們一開始就可以看到,要連續六條問題都要答「是」,才可以做到關鍵少數。第一條問題,是建制派會不會有多於一個候選人參選。畢竟,如果只有梁振英一個人出來競選連任,也實在沒有什麼關鍵少數可做。在特區過去五次的特首選舉當中,有三次是建制派只有一人出選(董建華一次,曾蔭權兩次)。如果北京要把安全系數設到最高,大可以走這樣的一條路。不過暫時來說,似乎應有可能有多於一名建制派可得150席提名出選,我們暫時可假設這關大有可能過得了。(過關指數☆★★★)

4. 第二條問題,是有沒有建制候選人可達到民主派的最低要求。舉個例,如果出來是梁振英對葉劉,甚至是梁振英對周融的話,民主派想做關鍵少數的意欲也會大為降低,極有可能統統都投白票了。這問題的重點,當然在於底線為何。如果僅僅是身分證上沒有「梁振英」三個字的話,葉劉和周融都可以過關;如果訂在「反對831」的話,絕大多數建制候選人都不能過關了,也就是前文所說的「變相白票」了。對此,我認為民主派有責任列出具體的底線,無論這底線訂得有多低。原因有二:首先,王維基也是反梁振英,建制派當中很多人也是反梁振英,如果民主派不能在反梁振英之外提出其他的底線,我去支持王維基就可以了,民主派不用參選。第二,我怕沒有底線的談判,會引發出各種出賣支持者的指控,而香港的民主運動受不起再一次這樣的打擊。(過關指數☆☆★★)

5. 第三條問題,也是很核心的一條問題,就是不完全聽命於北京的建制派選委有多少人。選委有1200人,規定候選人最少要拿到601票才當選,而民主派的目標是300席。換言之,不完全聽命於北京的建制派選委最起碼要有301人,再加上民主派的選委,才有可能影響結果。上屆唐英年的得票是285票,如果我們相信這些人都是穩固的話,建制派當中有300人想左右大局並非遙不可及。當然,在候選人不再一樣,而中資公司又大舉參選的背景下,僅僅看上屆唐英年的得票便心雄,有點冒進。(過關指數☆☆★★)

6. 第四條問題,是即使滿足了上面三條問題,建制候選人到時會選擇互攻票源,還是選擇向民主派要票呢?我認為前者的機會大於後者。假設梁振英和曾俊華現在各有450票,任何一人只要多拿151票就當選,這些票相信主要會來自對方陣營,而不是民主派。理由很簡單,民主派要求的東西,他們很難答應。建制派要求的東西,就容易得多。例如要得到某個工商界別的支持,可能只要承諾上任後開設一個十億八億的專項基金,支援界別發展就可以了。相對來說,民主派的議價能力很低,而我們也不會想民主派的要求太低。(過關指數☆☆☆★)

7. 第五條問題,是就算建制候選人想要民主派的支持,也不敢公開向民主派求票。畢竟這樣做的話,無疑犯了北京的大忌,北京定會插手,說明誰夠膽這樣做就會受罰。如是者,建制候選人會發現在民主派手上得一票,本來已有的票源卻可能會流失十票,一點也不化算,也就不會找民主派做這交易。(過關指數☆☆☆☆)

8. 第六條問題,是就算北京竟然不介意建制候選人向民主派要票,民主派如果不團結,仍然做不了關鍵少數。到了真的走到民主派可能為關鍵少數的一刻,可想像該建制候選人可能只差數十票甚至更少的票數,便可601票達陣當選。這時候,民主派是否真的能夠團結一致維持叫價,還是會分裂成不同板塊,而當中有些人叫價甚低(如又回到僅僅是身分證上沒有「梁振英」三個字)而同意換票,最後使得民主派甚麼制度上的改革都換不到回來?看現時民主派選委的組成,我認為這個可能性是十分之大的。(過關指數☆☆☆★)

9. 說了這麼多,無非想說一點:希望民主派成為關鍵少數,阻擋梁振英連任,或選出一個起碼不是最差的候選人做特首,甚至在政策上有影響力,是一個很好的主觀願望,但卻很大可能難以如願。我希望以「寸土必爭」為出發點的選委選民,要清楚自己在授權一件不太可能發生的事情。

10. 話雖如此,我仍然十分鼓勵民主派參選選委,也號召有票的投票給他們,理由有二。首先,當選了,有提名權可用,可以搞變相公民提名。例如如果胡國興拿不到150票入場,可以叫他去找50000個簽名回來。只要他找得到,民主派無條件提名他出選。這樣,就可以從實際上把公民提名變相實現。第二,是只要民主派佔的席位越多,建制候選人互相搶票的需要就越大,公眾就越有可能見得到他們之間的利益輸送。這樣,在極有限的空間之下,也算是對民主有所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