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27日 星期五

問山有幾高


新年快樂!過年放假,天氣好,最好去行山。香港地方雖不大,山卻十分多,是愛好行山朋友的天堂。

相對於鄰近地區,香港的山算不算很高呢?如果要和中國比較的話,一定落後,畢竟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8844m)就位於中國和尼泊爾的邊境。就算逐個省去計,香港的排名也要數到30位以外,在香港以下的只有江蘇(625m)、澳門(172m)和上海(98m)。

排除開中國的話,東亞地區以台灣玉山(3952m)最高,比日本最高的富士山(3776m)還要高一點點。要說到東南亞的話,因為不少國家處於火山帶,造山運動十分活躍,例如馬來西亞(4095m)和印尼(4884m)的最高峰都十分之高。順帶一提,南韓的最高峰並不在本土,而在濟州島上,也是個火山。

我順道找了一些地方做比較,例如澳洲(1950m)和英國(1345m),其最高峰相對於東亞和東南亞來說稱不上是十分之高。事實上,香港的大帽山比很多歐洲國家如比利時、荷蘭等地的最高峰都要高。

當然,要說矮,還得說新加坡,最高點嚴格來說不可以叫做一個山,只有164米。新加坡地勢平坦,所以面積雖然比香港細很多,但感覺卻比香港寬廣很多呢。

最後,說回行山,高不是重點,最重要是景色多變。八仙嶺只得500到600多米,在香港也不算高。但論氣勢磅礴,我比較偏心,覺得簡直是世界級呢。

2017年1月25日 星期三

選舉舞弊!這是威脅還是欺騙?


是日《信報》報道,政協陳永棋涉聲稱誰人不支持林鄭,就等於不支持中央。此舉已涉嫌觸犯香港法例 第554章 《選舉(舞弊及非法行為)條例》。條例第13條及第14條列明,使用威脅或欺騙手段,使選民投票予某候選人,屬選舉舞弊行為,一經公訴程序審訊定罪,可處罰款$500,000及監禁7年。

只要有一位選委現在表示陳永棋的說法為他帶來憂慮,而陳永棋又未能證實他的說法,則他將會因「欺騙」而觸犯法例。如果他竟然能證實他的說法,他就會因「威脅」而觸犯法例。兩者都是犯法,麻煩1200人當中隨便找個人出來提出正式投訴⋯⋯


法例原文:

http://www.legislation.gov.hk/blis_pdf.nsf/01790b2805f0cb5c4825755c00352e34/75ED29419E9DF7AE482575EF0019DDF1/$FILE/CAP_554_c_b5.pdf

2017年1月20日 星期五

特首選舉程序圖


1. 一枱麻雀終於齊腳,開局之前,當然要說清楚規矩,無謂一個以為最多八番,另一個又話唔係。選舉規則可很大程度上影響選舉結果,就算假選舉也有假選舉的規矩。與其紅燈綠燈,不如我們先溫習一下今屆特首具體的選舉方法。

2. 今屆選舉將會在3月26日投票,提名期為2月14日至3月1日,各參選人要在提名期結束之前儲夠最少150張提名才可以「入閘」成為正式的候選人。參選人要簽署聲明擁護《基本法》和保證效忠香港特別行政區,以及披露是否擁有外國居留權,不過相信不會有參選人拒絕簽署吧。

3. 到了選舉當日,具體的操作將會怎樣?按香港法例第569章《行政長官選舉條例》第27條「投票制度:有競逐的選舉」,將會實施以下程序:
i) 先進行第一輪投票,如果有候選人得601票或以上,該候選人即選出。
ii) 如果沒有候選人得601票或以上,而當時只得兩名候選人,則宣佈流選。
iii) 如果沒有候選人得601票或以上,而當時有多於兩名候選人,則頭兩位進入第二輪投票,其餘均被淘汰。
iv) 第二輪投票按上述的 i) 和 ii) 進行。換言之,如果到了第二輪投票仍然沒有候選人得601票或以上,則宣佈流選。
v) 如果咁橋出現候選人票數相同而無法選出兩名候選人進入第二輪投票,則在中間再設一輪投票。

4. 好像有點複雜,其實道理十分簡單,就是要在任何情況下確保勝出者是得到過半數的支持。上面用流程圖介紹了一次。先聲明,圖中符號和假設票數只為介紹程序而設,與本人政治立場無關。

5. 從理論出發的話,這個「兩輪絕對多數制」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𠝹票」的出現。舉個例,如果有些胡椒的支持者拿不定主義要支持薯片還是胡椒的話,大可以在第一輪投票中投胡椒,萬一胡椒或薯片在第一輪都不能過半,其中一人出局,都可以在第二輪改投另一人。因為要絕對多數才能勝出,就算胡椒的支持者沒有讓薯片在第一輪便過半數勝出,葡萄或奶媽也不會因此而乘漁人之利。相反,如果胡椒和薯片的支持者加來本身就不過一半,則無論如何配票也是回天乏術。

6. 但上面說的只是理論。實際來說,如果葡萄或奶媽在一開始就得到很多支持(如超過五百人的提名),而薯片和胡椒二人都只得到很少的支持,則可能很多持觀望態度的選委可能會一下子都壓過去領先的一邊,也就是「西瓜靠大邊」。畢竟對於很多親建制的選委來說,很不幸,誰勝出沒所謂,重要的是他們支持了勝出的一方,日後便可要求回報。

7. 不過如果說得這麼實際的話,我又有點難以相信葡萄或奶媽會在一開始得到那麼多的支持,因為這些選委同樣會害怕自己押錯注。加上提名是記名的,投票卻是不記名的,期間有太多的事情可以發生,而這班人從來不怕轉身轉得難看(雖然對於普羅大眾來說,恐怖都只有食花生的權利)。

8. 不過如果第 6 點所述真的發生,就可能出現選舉結果和民意完全相違背的局面。後果如何,視乎香港人有幾硬淨。

9. 最後說說我自己的一點觀察。我其實完全不介意「兩害取其輕」的說法,不過我認為身為參選人,有必要說明自己有什麼好,而不是只販賣「我的對手比我差」。而既然反對「梁振英路線」已是接近全民共識,我想每一位參選人都有必要說明自己會如何在政策上清除「梁振英路線」的餘毒,這應該就是「好」的標準。如果這要求也是太過份的話,我真的會為香港感到十分唏噓呢。

2017年1月17日 星期二

八年 改變了什麼?


除夕已過,不過對於很多美國人來說,新年要到1月20日才正式來臨,因為美國第45任總統特朗普將會在當天正式就任。未來變數太多,不敢多談,倒不如先回顧過去8年,看看可如何評價奧巴馬的功過。

奧巴馬上周二發表離任演說,傳媒一致好評。不少評論認為未來的史學者對他這8年將有極高評價。他自己最近也笑稱如果美國憲法容許總統選第三屆的話,他可以再次勝出連任。這句話當然讓特朗普很不滿,但事實是奧巴馬現在的好感度是 +14.7 點,特朗普的好感度卻是 -6 點,奧巴馬明顯更受美國民眾歡迎。希拉里敗選的原因,不是特朗普特別成功,而是她無法保持奧巴馬的所謂「勝利聯盟」,特別是年輕人的支持。

如果講支持度的話,奧巴馬現在五成多的支持度不算是離任總統當中最高的,列根和克林頓離任時都有六成的支持;但相對於上一任小布殊離任時只有不足三分之一的支持,就實在好太多了。如果美國憲法沒有因為當年羅斯福3次連任而被修改為只可連任一次的話,奧巴馬很有可能再次連任成功。

增千萬職位太陽能多20倍

奧巴馬受支持,是因為他交得出功課。大家千萬不要忘記,奧巴馬當選的時候正遇上2008年的金融海嘯。但是奧巴馬成功扭轉局面,失業率由最高位的10%降到現在低於5%,8 年來新增1000萬個就業職位。這些都是看得到的成就,但有更多是被忽略的,例如奧巴馬在挽救汽車工業的同時,要求這些車廠要變得更加環保。在奧巴馬上任的時候,在美國買一架新車,每加侖汽油可走20英哩(即每公升8.5 公里),現在是每加侖25英哩(即每公升10.6公里)。美國過去8年的經濟好了,但是整體碳排放減少了,僅僅是太陽能發電量就增加了20倍。這些都是成就。

奧巴馬的改革明顯不是一帆風順的。他當年以「希望」和「改變」為號召,希望當選後可以突破美國的黨爭政治,結果換來共和黨的全面不合作運動。奧巴馬醫改可以說是他任內最大的成就,但很快就要面臨被共和黨所推翻。這兒我們看到美國的黨爭愈來愈嚴重是有體制上的原因的,不是說奧巴馬一個人向共和黨釋出幾多善意就可以解決;而未來面對共和黨全面執政,奧巴馬當年對超越黨爭的盼望似乎已成泡影。

黨爭未超越種族歧視加劇

除此之外,有不少大家以為奧巴馬上台之後就可以扭轉的問題,似乎也沒有根本的改變。種族歧視仍然嚴重,甚至加劇。不少人拒絕接受美國出現一個黑人總統,進而提出聲稱奧巴馬不是在美國出生的陰謀論。面對一宗又一宗的白人警察和黑人平民衝突,奧巴馬左右做人難,一方面希望帶出治安背後的社會問題,卻又被警察團體批評未有站在他們一邊。

至於外交方面,我看到奧巴馬更多的進退失據。他在敘利亞內戰中不能使用化學武器的所謂「紅線」,今天已成黑色笑話。他也沒有準備好應付利比亞政府倒台的局勢,而「阿拉伯之春」後許多國家都陷入持久混亂當中。他的秘密行動成功殺死了拉登,但今天的世界並不見得比之前安全。

不派地面部隊不代表和平

奧巴馬不敢在敘利亞或者利比亞用上地面部隊,當然和他上任時要結束阿富汗和伊拉克戰爭相關,不想再在阿拉伯世界開新的戰場。但這不代表他是一個和平主義的總統。奧巴馬授權軍隊使用無人機在也門和巴基斯坦轟炸目標,但美國嚴格來說沒有和這些國家開戰,被轟炸的目標是否應該被轟炸也是難以監察的。從這點去看,奧巴馬在上任的時候拿到的諾貝爾和平獎到底是否值得,未免見仁見智。

8年過去,奧巴馬功過該如何寫,恐怕很大程度上在於你站在什麼立場去看,開明派保守派會不一樣。離開黨爭,我比較喜歡的有一個講法,是說奧巴馬是自美國第三任總統傑佛遜以來,最有科學頭腦的一個總統。他會和科學家討論人工智能的未來,會邀請中學生和小學生到白宮介紹他們設計的科學實驗,更會跟電視台去阿拉斯加爬冰川講氣候變遷。人類未來要面對的挑戰,無論是環境保護或是人口老化,都要通過科學處理。把科學的地位提升,讓社會關注科學教育,也算是奧巴馬重要的政治遺產。特朗普似乎不是一個特別喜歡科學的人,只怕他會把奧巴馬留下的這個會講科學的白宮掉棄。

重視科學為白宮定立很高道德標準

說到這兒,我想我們或可找到一個總結奧巴馬時代的方式。美國三權分立,很多權力都在國會手上,總統有時更像一個象徵或者符號。但象徵意義是重要的。奧巴馬身為一個黑人父親和白人母親之子,在一個單親家庭長大,最後成為美國第一位黑人總統。以後每一個黑人孩子都可以和自己說,也許自己有一日也可以選總統,要對自己有所要求。在過去8 年,奧巴馬自己或他的家人都沒有捲入任何醜聞或者利益衝突,一家人形象健康,我們經常見到奧巴馬平易近人的一面。他為白宮定立了一個很高的道德標準。僅僅這一點,我相信我們很快就會想念奧巴馬。

(原文刊於《明報》2017-01-15)
(圖片:new york magazine)

2017年1月12日 星期四

中國興建摩天大樓上癮


1. 今天無意中看到一個報告,說中國在2016年的摩天大樓建成數目是連續第九年世界第一。不止是第一,而是遠遠拋離世界各地。去年全球共有128座高於200位的大樓落成,當中有84座位於中國。第二位的美國只有7座。中國建高樓的速度可謂瘋狂。

2. 其他榜上有名的地方,不少都是中東國家,但大多都是一座起兩座止。相對於中國,卻是隨便一個城市都會有,省會和主要城市更不止一座,僅僅是深圳就有11座。我有翻過2015年的數字,情況也是差不多。全年106座完工的摩天大樓當中,有62座位於中國。我想說中國興建摩天大樓已經上癮,該不是個過份的說法。

3. 對於這個世界第一,我一點都不高興。摩天大樓很多時候都是所謂的「標誌性建築」,花錢很多。我擔心這麼都的中國城市上榜,其實是個城市之間惡性競爭的象徵,而不是真的有需要建高樓。

4. 摩天大樓是十分昂貴的玩意,不單單是建築成本很高,維修成本也十分驚人。如果沒有高地價和高租金的支撐,根本玩不起。中國或者有幾個大城市是可以支持興建摩天大樓的,但是不是每一個都需要呢?相反,我們知道很多城區都有數之不盡的爛尾樓。之前湖南長沙聲言要興建202層的全球第一高樓,也被有關部門叫停。未來中國經濟增長放慢之後,這些摩天大樓會怎麼樣,也不敢樂觀。

5. 對了,這榜上沒有香港的建築。對上一次香港有高於200米的大樓落成,是2014年的日出康城3A第1和第2座,樓高60層,210米。之後應該是希慎廣場,樓高雖然只有36層,卻有204米。現時全港最高的大樓,則是484米高,共108層的九龍站ICC,也是世界排名第9位的建築。


全部數據圖 一次過睇晒


之前答應過要把所有出過的數據圖集中在一個地方,以便大家尋找和分享。終於把這園地建立起來了。

歡迎光臨。

買麥樂雞跑輸最低工資


1. 好多人排隊買麥樂雞,又好多人鬧排隊的人貪小便宜。邊個啱?Well, 一盒9件麥樂雞,麥麥送要24.6,你自己去排隊買就10蚊。香港最低工資就32.5,即係呢條隊你排得多過27分鐘就蝕咗。

2. 咁當然你可以話,呢27分鐘你唔排隊都唔會用來返工。講得好,咁即係話你認同生命中有時其他活動係重要過錢的,例如打舖機。但係你犧牲咗本來可以打舖機的時間,而去選擇做一件到頭來都係為咗錢的事,咁從機會成本的角度來講,打舖機在你生命中的意義自然係更加唔重要。又如是者,自然要問一問,你係咪可以搵第二樣性質一樣(錢)但同等時間產出更多(賺多些少錢)的事情來做。

3. 又當然,你可以話排隊唔係為慳錢本身,而係慳錢帶來的樂趣。呢句說話,直白少少講,咪係貪小便宜囉。

4. 又又當然,你可以排一次隊買多過一盒麥樂雞,即刻抵翻(話時話老麥有冇限購?)。不過你真係要搵多個同你志同道合一齊食囉,好多卡路里㗎⋯⋯

5. 政府真係要學一學,以後有新政策出台,唔好計咩數,最緊要有 instant gratification 。醫保計劃唔好講咩套餐式收費點樣可以慳手術費,冇人明。不如直接話一 sign up 好似信用卡咁就送你多士爐光波爐,或者免費驗血一次之類,即刻又排晒隊。

6. 咁會唔會有人窮到真係要買麥樂雞嚟慳錢,而又冇能力搵一份有最低工資的工,連炒散都唔得?當然有,而幫佢地的方法係社會保障,係將起大白象的錢攞去扶貧,唔係靠老麥一年減幾日價。


January 4, 2017